这家图片社全面调整定价策略,实际上做了一件事:价格透明。 这在行业竞争中显然是有风险的,但他们押注的是“数码图片店”的未来。
泰坦传媒记者|龙聪
越来越多的内容平台和创意机构因在搜索引擎中使用免费图片而面临“盗版”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你愿意为正版图像支付多少钱?
过去,答案可能是几千元。
然而,版权图片交易市场终于要开始一场“自我革命”:中国领先的图片分享平台全景视觉8月份通过其官方微信账号宣布了新的定价策略。 平台除了实现8000万张创意图片在线购买外,价格也全线下调。 例如,用于海报、易拉宝等线下推广的图片价格调整为每张200-500元,而微博、微信等网络发布的图片价格区间仅在60-300元之间元。
全景图库中图像的价格示例,定价因离线材料、网络使用和出版物使用而异
图片版权交易是典型的双边商业模式。 平台负责内容采集、编辑和销售。 下游买家付费购买版权素材(图片、视频等),上游内容提供商则可以从平台获得分成。 由于几乎所有服务都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照片交易市场曾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各种照片库仍然以“图书馆”的形式存在于开放的互联网上。
9月19日,全景在全平台大规模推出“买图放全景”的口号。 随着照片交易和需求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多的大玩家进入。 成立10多年的版权图片交易平台Panorama为何从价格入手,开始针对中国市场全面调整产品策略?
中国已进入微利时代图片
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网络图片行业爆发式发展,版权图片交易的商业模式从美国、欧洲传入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版商通过法兰克福书展等版权交易展会感受到了图片交易市场对中国出版商的影响。 当视觉中国、全景等本土图片交易平台成立时,中国冲印行业还深陷盗版困境。 时代。
陆晨在接受钛媒体(ID:taimeiiti)记者采访时表示,照片库模式近十年来爆发式成功的原因在于包括Getty Image、Corbis在内的大型机构收购了大量资产上游写真厂商。
“虽然花了很多钱进行收购,但Getty发现上游图片供应商根本无法全部收购,最终无法形成垄断。新的图片生产商纷纷涌现,整个行业经历了很多合并,但都无法跟上网络时代的图像生产方式,颠覆。” 陆晨说道。
在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后,传统杂志和出版业的衰落让资料库媒体的日子变得艰难。 海外顶级图片库纷纷来中国寻找买家。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在1989年创立了名为Corbis的素材库媒体公司,通过行业内的多次并购,最终成为全球第二大高端视觉内容版权提供商。 今年1月,获得视觉中国(互联网文化创意公司,已在A股上市)认可; 业内人士透露,Shutterstock、Image Source等知名机构均已来华寻找买家。
Panorama正在尝试的低价策略,其实更接近“微利图书馆”的概念。
第一家低利润照片公司 iStockphoto 成立于 2000 年(六年后被 Getty Images 以 5000 万美元收购)。 三年后,29 岁的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乔恩·奥林格 (Jon Oringer) 创办了另一个低利润的照片平台 Shutterstock,正是因为他发现“专业高品质相机的价格已降至 1000 美元以下”。 ”。
当一个行业的生产要素(拍摄设备、人力成本)降低到足够多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必然会面临变革。 摄影工具的获取成本越来越低,加上技术发展的红利,搜索引擎也大大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新的照片交易平台开始出现。
依靠签约摄影师拍摄照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与上一代图像库不同,Shutterstock 从众包图像源开始,为博主、媒体和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廉价的图像。 2012年5月,该公司在欧洲的竞争对手Fotolia宣布获得一家私人投资集团1.5亿美元的投资; 同年8月,盖蒂图片社也以33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 同年10月,Shutterstock登陆纳斯达克。
2003年,与美国Shutterstock几乎同时期,陆晨下定决心进入图片交易领域,并创立了Panorama Vision。
国内三大市场化图片机构——视觉中国、东方IC、全景视觉,前两者擅长新闻图片,主要客户来源是新闻机构; 而全景则擅长创意图片,“创意图片就是全景。比如在全景平台搜索“旅行”,可以得到48万张图片;如果搜索“家”,可以得到75万张图片。我们有一个在时尚和创意内容上有绝对优势。”陆晨告诉钛媒体。
过去几年,全景充分享受到中国创意产业(广告4A公司、印刷出版机构等)崛起的红利。
Shutterstock 在美国最大的价值在于创建了按需定价机制。 零售购买图片,每张最低价格仅为19美元; 还有一种高级协议买卖和批量打印,图片价格为199美元; 但据FT中文网报道,其主要收入来自注册用户的每月订阅。
图片众包、机上订阅的商业模式以及当时美国市场对图片内容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内容供应商,贡献者迅速迁移到新的平台。 截至2012年,Shutterstock平台有14种语言可供选择,提供来自100个国家的35,000名投稿者的作品。 据称拥有50万客户,其中包括谷歌(Google)、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摩根士丹利等巨头公司。
全景推出新媒体和创意产业低价策略
新媒体及线下素材长尾市场依然巨大
做照片零售就像在照片库中添加一个“前端”,即创建一个数码照片商店。 “在这种商店模式中,图片是零售价格,而不是包装价格。” 全景CEO陆晨解释了发起自我革命的逻辑。
新价格策略实施后,钛媒体记者通过全景展示后台系统看到了一些“非传统客户”刚刚完成的交易订单。 我们看到了一家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一家儿童玩具设计制造商、一家南方城市工作室等的设计,他们大多购买的是“网络使用”类别的图片,一张图片的最低价格只有60元。 蓝色光标等传统4A公司的老客户也开始购买廉价图片进行“网络使用”。
根据钛媒体找图编辑的经验,买图之前需要先打电话咨询平台,然后签订合同,或者按年结算货款——目前这个行业默认的交易效率是这样的。 然而,中国的媒体生态已经在发生变化。 有大量的新媒体机构、自媒体、公众平台、网站广告、EDM推广……如今的中国内容生产者有着非常多元化的画面需求场景。
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划分,三类需求构成了全景中的“蓝海市场”。 首先是网络广告; 二是线下物资需求; 三是新媒体运用。
全景视觉CEO吕晨向钛媒体表示,线下素材、新媒体正在成为新蓝海,正版化需求很大。 “这是我们未来想要赢得的重要市场。2017年,我们希望电商收入能够达到300-5亿。”
全景希望推动更多小微机构使用正版图片,但这在中国的“教育市场”并不容易。
“中国没有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音乐视频行业经历了从‘盗版有理’到‘反盗版’的转变,最终统一了整个行业,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正版内容就像在图片领域一样,如果设计师和有原创能力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原创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小。”全景市场负责人解释了正版图片交易的必然性。
真正推动合法化,只能“永远盯着蓝海”,陆晨说这话时显得有些兴奋,“大家都说非洲人不穿鞋,那耐克为什么要去非洲卖鞋呢?他们在非洲卖鞋非常成功,所以市场的失败绝对不是因为钱。”
陆晨告诉钛媒体,网络上存在大量盗版图片,并不是说对高质量图片没有需求,而是很多人“被高价吓跑了”。 按照传统平台的定价规则,1800-3000张素材图片(尤其是根据用途重复收取版权税的RM图片)的成本让很多资金实力不足的媒体机构望而却步。
Panorama的定价调整实际上做了一件事:价格透明。 这个行业竞争就没有风险吗?
在图片交易行业,至今仍在使用的通过“图片维权”获取客户的方法有点流氓。 全景的主要客户是广告公司、创意机构等,它们本身就是为甲方服务的,作为中间人,很大程度上利用信息不对称,从创意服务中赚取高额利润。
全景的价格策略不仅投入2亿“割肉”,很有可能还会触动上游内容供应商的奶酪。
虽然陆晨押宝的是“数码影像店”的未来,但他认为低价策略应该是理性的。 21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图像平价风潮,实际上已经对一大批摄影师造成了伤害。 “因为觉得赚不到钱,摄影师开始回归大平台。”
不过,即使平台不革命,知识产权作品的定价自然也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如今的中国市场,内容获取和来源的供需关系也被互联网深刻改变。 从类似Instagram的社交网络照片分享社区,到垂直照片社区土虫网、Huapetal.com等,如今的照片分享平台必须标配“搜索”功能,这是一个现有的威胁到传统的照片库。
今年8月,。 拥有超过3亿用户,这个成立仅4年的平台就积累了大量的图片和信息。 一方面,存在数据挖掘和图像分析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合法化的压力。 作为主要营收来源的今日头条,开始在图像信息分发市场寻求想象空间。
这次事件实际上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虽然免费一直是互联网的核心,但无论是出于规避法律风险的考虑,还是出于对原创内容的重视,优质的新媒体平台和发布平台对于互联网来说都很重要。 版权素材的需求将逐渐成为刚性需求。
看看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等主流内容平台对原创内容的支持——2015年前后推出的腾讯“芒众计划”,今日头条扶持原创作者的“万人计划”,所代表的内容上游资源物资交易平台正在重新启动。 基于这样的背景,陆晨终于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愿景:让正版图片成为刚需,让图片交易从低频行为转变为高频行为。 不过,在此之前,该行业的奶酪可能必须动摇。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采访/聪聪)
发表评论